10月13日下午,温州市贸促会组织召开首届WOF东盟国际眼镜展复盘分享会。会议聚焦2025WOF东盟国际眼镜展(曼谷)成果复盘、问题梳理与未来规划,邀请了德纳展览、博观国际等组展机构代表,黎东眼镜、浙江景隆科技等参展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出席。
复盘会上,德纳展览董事长潘伟、博观国际运营总监徐慧颖和德纳云会展总经理苏苗守首先介绍展会整体情况:展会以“品牌出海黄金平台”为定位,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设展位数465个,吸引230家企业参展(其中温州企业近60家),PASR、SEROVA、JEEP、YIFU、PARSONS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集中亮相,覆盖太阳镜、光学架、镜片、智能眼镜及眼健康服务全产业链。展会期间,通过举办120余场贸易配对会及亚太眼健康峰会,吸引来自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多人次专业采购商到场洽谈,线上关注量超100万人次,现场签约及意向订单规模远超预期,为温州眼镜企业打通了直达东盟市场的“快车道”。
企业座谈交流环节,参展企业代表结合实际参展经历分享心得与建议。黎东眼镜外贸部经理单智伟表示:“过去我们与东南亚连锁店有所接触,但他们通常通过代理商在华采购。这次展会上,我们直接对接了不少东南亚核心采购商,尤其是智能眼镜展区的RokidAI眼镜吸引了大量关注,后续合作意向明确,但在小语种翻译配套、细分品类采购商精准匹配上仍有提升空间。”浙江景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奇则提到,希望下届展会能进一步拓展眼健康设备、眼科药物等领域资源,助力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与会媒体记者还围绕“展会如何持续降低企业出海成本”“RCEP政策红利在展会中的落地举措”等话题提问,温州市贸促会及组展机构相关负责人逐一回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温州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曾伟在小结时指出,首届东盟国际眼镜展的成功举办,是中泰建交50周年、RCEP协定深入实施背景下,温州“会展走出去”与“产业出海”深度融合的标杆探索。他强调,展会不仅为温州眼镜企业搭建了跨国交易平台,更推动“温州制造”向“温州品牌”转型,展现了温州眼镜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巨大潜力,对温州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曾伟也客观指出走出去和引进来一样重要,当前存在的不足:部分细分领域(如眼健康设备)覆盖不足、采购商精准对接效率待提升、海外现场应急服务细节需优化。
面向未来,曾伟指出,要以首届展会为起点,持续放大“以展为媒、以展兴产、以展促贸”的效应;要推动品牌与展览创新,把WOF品牌做深做透,积极应用AI新技术赋能品牌建设与营销,助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要强化贸促全链条服务,常态化开展东盟法律合规培训、风险预警,完善公益法律顾问机制,同时围绕温州鞋服、低压电器等优势产业搭建更多海外自办展平台;要深化产业国际化融合,跟踪眼镜产业转移动态,引导企业在东南亚布局智能化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依托东盟眼镜产业园实现“展览+产业+贸易”一体化发展。此外,要讲好温州故事,除了展览功能本身,还要立体展示温州形象元素,多元传播温州文化,全面展示“世界的温州”整体城市形象。
据了解,为保障东盟国际眼镜展顺利举办,温州市贸促会此前已联动多方提前布局:3月开展“东盟法律合规与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并聘请专属法律顾问,召开工作交流会解析泰国营商环境与产业转移要点,4月见证东盟眼镜产业园战略合作签约,形成“前期赋能—中期保障—后期复盘”的全周期服务闭环。
此次复盘会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了政企协同推进产业出海的共识。温州市贸促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落实《助企惠企展会增值化服务举措》,助力温州眼镜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温州会展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